首页>新闻资讯>行业资讯>最新!中国已突破高质量多晶金刚石,开始引领散热材料新纪元

最新!中国已突破高质量多晶金刚石,开始引领散热材料新纪元

2025-02-15 11:37:18

中国近两年高速发展的电动汽车(全新固态电池技术)、智能驾驶(华为问界AITO、智界、享界)、超充电站(800V超高压快充),5G/6G通信的高速应用,高算力的AI运算(例如近期爆火的DeepSeek),超远程导弹等航空航天的高速发展,均急需高性能的散热材料。第三代半导体基体碳化硅(SiC)、氮化镓(GaN)等已开始批量应用,而更高性能的散热基体需要提前布局和规划。

图片1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金刚石散热片

金刚石,作为自然界已知最坚硬的材料,一直被誉为“材料之王”。而随着电子器件越来越小、功率越来越高,散热成为制约性能的“头号难题”。传统材料(如铜、硅)热导率有限,而金刚石的热导率是铜的 5倍以上,堪称“散热王者”!但天然金刚石储量稀少,价格昂贵,难以满足工业需求。同时大尺寸高导热金刚石制备成本高、工艺复杂,那如何实现高效又经济的生产?

多晶金刚石散热片的制备工艺

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采用 MPCVD技术,在真空环境中通过微波激发气体(氢气、甲烷、氮气),让碳原子在硅衬底上“生长”成金刚石。

关键突破

甲烷浓度:降低甲烷比例(从8%降至5%),减少杂质碳沉积,提升晶体质量。

生长温度:提高温度(930~950℃),促进晶粒横向扩展,让结构更致密。

实验结果:高热导率+低翘曲

团队制备了5组样品(S1-S5),发现:

最优性能:样品S3(甲烷5%,温度930℃)热导率高达 1208 W/(m·K),翘曲值仅37μm,远超国际同类产品(如Element Six的1000-2200 W/(m·K))。

速度与质量的平衡:虽然降低甲烷会减缓生长速率(5.8 μm/h),但热导率显著提升,且翘曲更小,后期加工更容易。

通过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分析发现:

<111>晶面主导:晶体排列更规整,减少晶界缺陷。

低甲烷+高温:抑制非晶碳生成,晶粒尺寸更大,热传导路径更畅通。

与国外领先企业Element Six和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相比,本研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,实现了热导率超过1200 W/(m·K)的多晶金刚石散热片的制备,同时保证了较高的生长速率(5.8μm/小时)和较低的翘曲值(37μm)。通过后续工艺改进,有望实现更高速率下高导热金刚石散热片的制备,从而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。

这一突破性进展,不仅为多晶金刚石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路径,也让 MPCVD 技术再次成为行业焦点。

国内的MPCVD设备,普遍已经发展从3KW-6KW-10KW-15KW的普遍工业化应用,而30KW和50KW的超高功率装置,也已经开始少量出货交付。甚至可单炉生长8英寸多晶产品,如用于单晶金刚石的生长,单炉可稳定产出489片尺寸为7*7mm的单晶金刚石。

如此大规模的尺寸和工业应用,多晶金刚石的激光剥离设备和单晶金刚石的激光切片设备,均需激光行业的大力发展和技术提升。

河南合赢激光科技有限公司,近2年已联合中国超硬材料基地(河南)(“世界超硬材料看中国,中国超硬材料看河南”),成功开发出了单晶金刚石的激光切片切边设备(人工培育钻石激光切割机、人工钻石激光切割机、钻石激光切割机),并在实验室开始了多晶金刚石的激光剥离设备的测试,以及水导激光切割多晶金刚石和单晶金刚石的工业测试阶段,如行业内有需要测试,可联系我们接洽。

图片2

未来应用前景

多晶金刚石散热片在以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:

高性能电子器件散热:多晶金刚石散热片可广泛应用于高功率电子器件(如5G基站、激光器、功率放大器等),解决散热瓶颈,提升器件性能和寿命。

半导体行业:在集成电路、CPU、GPU等芯片中,多晶金刚石可作为高效散热材料,满足微型化、高功率化的发展需求。

5G/6G通信:用于射频器件和功率放大器的散热。

新能源汽车:用于电动汽车的功率模块(如IGBT)散热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延长电池寿命。

航空航天领域:在高温、高功率密度的航空航天电子设备中,多晶金刚石散热片可提供优异的散热性能,保障设备稳定运行。

LED照明:用于高亮度LED的散热基板,降低工作温度,提高发光效率和寿命。

通过不断优化制备工艺,多晶金刚石散热片有望成为未来高效散热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电子器件的性能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。

 

合赢激光,合作共赢!

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,给客户创造“超价值”!